《冬藏》黃千玲創作展

關於
《冬藏》


老子曰:五色令人目盲,生活中的大小瑣事難免令人心茫茫。如何在黑白灰的世界中,找到一方安身之所?古人所謂墨分五彩,當我們靜下心來觀察,墨色中千變萬化,深深淺淺、淺淺深深,譜出一首和諧的曲子,緩慢、低吟,去除絢麗的視覺效果之後,我們是否能看到藝術的本質?

初見黃千玲的作品,或覺帶點深沉,沒有異媒材的絢麗,也沒有奪目的光彩。凡屬於視覺刺激的元素,幾乎與之絕緣,只運用了中國最傳統的墨,將堅硬的墨條,與水,在硯台上,透過一圈又一圈的研磨,墨條化為墨汁,成為畫中最主要的色調。

黑與白,是太極中唯二的色,近日研究易經的道理,也讓千玲豁然醒悟,自己正一路往宇宙的本質探詢與叩問。

〈揚〉,水墨,W24xH35cm
〈吟迴〉,水墨,W42xH26cm

黑與白的創作系列源自2022年初,於「味無味」展出時的創作,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歲月與人生積累,畫面呈現的狀態已經不同,相同的是在黑與白之間的布局與安排,從帶著乾筆的拖拉,產生如同棉麻質感的畫面,也因為黑與灰的漸層,隱含著夜的寂靜與光點。到如今用筆更揮灑自在,嘗試加入少許拓印的方式,黑白之間的布局同時容易令人聯想到透過葉隙的光影,斑斑駁駁,似明似滅,彷彿陣陣微風來去,光透過葉隙閃耀著光點。

除了黑白系列之外,黃千玲尚有暈染風格的作品,透過一次又一次,噴濕、薄染、待乾、再噴濕、再染、….不斷重複十數次以上,為的就是成就畫面中霧氣淋漓的氣氛。這樣的氣氛恰恰也呼應了此次《冬藏》的主題,冬日的季節裡,若再遇上水氣多的日子,天空總是灰灰濛濛的,渾屯的大氣感,躍然紙上。似乎邀著觀者,放下吧!暫且放下是是非非的爭辯、暫且忘卻名聞利養的追逐競賽,進入《冬藏》的心境吧~

〈忘機〉,水墨,W140xH43cm

關於 創作者
黃千玲

字:至柔   號:映月


黃千玲自大學進入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後,開始邁入藝術創作的領域,始時重點當然在於技巧的磨練,但是自小沉醉於古典文學的她,始終帶著一絲的「詩興」,對於仔細描摹物象不太感興趣。加上生長於佛化家庭,對於佛學從開始的望文解意到漸漸心領神會,「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」的思想深植其心。大學畢業後投入職場,擔任藝術園丁的角色,後期也嘗試自營素食餐館與從事文化推廣的工作,這些人生閱歷不僅為的是謀生,在在都是磨練心性的過程。在2014年進入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就讀,再次於藝術領域作更深入的學習。

藝術創作之於她,與其說是「創作」,或許用「修行心得的具體化」更為貼切一些,生活的一切就是創作的源頭,如何生活就是如何創作,「透過有形的紙、筆、色…等可見之物,具體化存於內在的無形心境狀態」,一直是她面對藝術創作的心態,她在乎的是:創作是否能符應當下自己的心境?是否真實不虛?自己是否在修行路上有所省悟?也因為如此,她並不甚關心自己的作品是否有「市場」!重要的在於如何透過藝術安自己的心,也透過藝術,結交志同道合的友人。在書法作品中的字句,無論是自書或摘錄,都是自我對生命的叩問抑或當時期令內心有所感悟的聖言法語,為了自我提示而書。

觀看千玲的作品,應拋棄用腦思考,若能用心感受,相信那將如豐盛之泉,予以人心更多的啟發。

展覽資訊
預約到訪


‧ 展覽期間:
2022/12/10~2023/01/02【全面預約制】

‧ 展覽地點:
民生路老宅56-3
(台中市西區民生路56巷3號)

體驗活動


‧ 活動日期:
2023/01/01(日)13:30~15:00
(4人開班,8人滿班)

‧ 活動地點:
民生路老宅56-3
(台中市西區民生路56巷3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