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
《流年憶語》
以《流年憶語》作為此次膠彩畫個展主題,是源於有感歲月年年更迭如白駒過隙不可追,欲將生命中的經歷及感懷以日記的形式紀錄抒發,用獨屬的語言架構出創作者心中的似水年華世界。
《追憶似水年華》
一書作者普魯斯特(Marcel Proust,1871-1922年)認爲:「回憶中的生活比當時當地的現實生活更為現實」;安得烈·莫羅亞(André Maurois,1885-1967年)在序中也提到:「唯一真實的樂園是人們失去的樂園」,而「幸福的歲月是失去的歲月」。人們總是在追憶,在光陰留下的痕跡中神遊,期許找到心靈的歸隱。
《神學大全》
「精神總是躲藏在事物的譬喻之後。」人類使用圖像作記錄的歷史比文字早了幾千年,並且也具備語言的溝通功能。在藝術中常使用到「再現」,它並非只是模仿現實的形象,而是將其內化後展現以表達藝術家的理念。 北宋郭熙(約1000-1087年後)說:「詩是無形畫,畫是有形詩。」在此,創作者也將個人的感悟與生活經驗的投射以似水流年的「水」為日記本,象徵的「物」為文字用主觀的再現架構出美感世界。
亞里斯多德(Aristotélēs,前384-前322年)
「沒有心像,就不可能思考。」創作者認為想像的曖昧比直觀更加引人,含蓄的隱藏符號訊息可以跳脫視野,用聯想與思考去浪漫想像。而且日記其中的悄悄絮語本就是秘密隱私,以象徵圖像來作獨白更能完成個人情趣的精神趨歸。



所以在日光流年的昨日重現中追憶感懷並自我療癒,就像一個尋心者的祕密航行,在靜水深流的漂游或暗潮浮沉中書寫著生命日記。日記的篇章中有生活經驗與文化的記憶、生命與理想的期許渴望和內在精神的觸動,本次《流年憶語》膠彩畫個展將吟遊著創作者-楊渝惠的行者告白。

關於
膠彩畫
膠彩畫,又稱作重彩畫、岩彩畫、日本畫、東洋畫。
是一種以「膠」為素材媒介,混合天然礦物的粉末,與水調和後,用畫筆在紙、絹、麻或木板上的一種作畫型式,更可以結合不同的素材,表現出眾多的創作可能性。
膠彩畫是台灣在戰後發明的詞彙,在日本或其他國家稱為「日本畫」,日治時代的台灣則稱為「東洋畫」。
*參考來源:維基百科。



本次個展共計展出大小膠彩創作27幅,歡迎預約參觀、鑑賞交流指教。
展覽資訊
預約參觀
‧ 展覽期間:
01/15~03/13 【全面預約制】
‧ 展覽地點:
民生路老宅56-3
(台中市西區民生路56巷3號)


春日膠彩畫體驗課
-【櫻吹雪】
‧ 課程日期:03/12(六)14:00~17:30
‧ 課程內容:
膠彩畫入門(含教學、礦物顏料等),無繪畫基礎可,可自行列印喜歡的春櫻、夜鷹、落櫻繽紛圖樣,成品為24x27cm白色畫仙板膠彩畫一幅。
關於 創作者
楊渝惠 Vaiana

|學歷|
・2018~今 東海大學美術系碩士就讀中
・2010 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畢業
|經歷|
・2008~2022 藝術創作/劇場及展演活動策劃執行
・2017~2019 藝術中心策畫專員/展演活動策畫執行
・2012~2013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水源劇場行政專員